close

啞著嗓子,拿著醫生寫的一張「隨時急診」的單子,我在夜晚隨梓傑登上開往首都的高速火車。

心裡盤桓著醫生說的那句——你的聲帶再腫下去,會阻塞呼吸道,引起窒息!......你為什麼不照顧自己的健康?......你要自己為自己負責任!......

我很害怕,害怕會在火車上死掉。

這個懼怕,無法與梓傑分享,因為我的聲帶發炎到完全講不出話的地步。

我們就在這樣一個狀態中,開始我們的北京行——我們2011年度的蜜月旅行。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連夜的火車車程無比難捱。在無休止的顛簸中,書看不下,覺睡不穩,抱病在窄床上,懷抱狗狗,翻了一夜。

也無法向梓傑說一句話。真的很難受時,就伸長手臂,拍拍鄰床的他,兩人緊握著手一會兒,再鬆開讓他睡覺。

而十一個小時的火車已是最貴的票、最快的車。

翌晨下車時,人已虛弱到極點,頹然在火車月台上坐著,精疲力盡到無心旅行。

人在軟弱中,什麼鬼道地風味都是不著邊際的事情,最能安慰的肉體的,還是自己慣吃的東西。

打醒精神照顧自己——不想也得上洗手間、不渴也要喝水、不餓也踱到火車站的麥當奴吃愛吃的熱香餅做早餐。然後吃藥。

再勉力拖著身體起行,到訂好的四合院酒店辦入住手續,然後倒在床上,昏睡到中午。

心裡祈禱又祈禱。








中午過後,身體神奇地輕省了不少。

也會餓。

出門,沿舊鼓樓大街往下走,打算直走到前後海再找午餐吃。

結果,西洋式的麵包蛋糕店還是擄獲了我疲憊的身體和心靈。

梓傑一如既往的遷就我,我病了累了讓我把白天睡掉;我愛吃蛋糕,就陪我去麵包店吃午餐。

如果他的性格像我就糟糕。神的配合很美好。

偌大又採光充足的環境和烘焙的香氣,撫慰我心。

好大塊的綠茶紅豆蛋糕,只要15塊錢。加上一大杯熱開水,夠滿足。








沿舊鼓樓大街繼續走,很快就看見煙袋斜街。

旅行
的悠遊,莫過於書上說過的景點和美食,在毫不刻意尋找的情況下跳到你眼前。






穿過煙袋斜街,直接就是後海。

橫在眼前的銀錠橋披著工程用的帆布,塵土滾滾,看不見。

七年前,在我的初戀發生的前夕,我曾立在橋上看風景。

原想重訪舊地,才發現回憶已經太遠,舊景舊物竟帶不來什麼起伏,不痛不癢。原來不用回憶了。

銀錠橋邊,就是一家老字號的烤肉店「烤肉季」。

梓傑陪我吃蛋糕,輪到我陪他吃烤肉。

長大了,臉皮也不再單薄,兩個人走進出了名的食肆,也只要四串烤羊肉,埋單。

我吃了兩小粒。味道也沒有太驚喜。







走過後海,到了北海。

我喜歡北海公園。

我喜歡長郎、亭台、院落、湖光。

也喜歡古人足跡。

沿湖走了小半圈,坐上遊船往湖心島。







往湖心島,為的是尋訪我嚮往的「仿膳飯莊」。

那是清宮中的御廚在清朝亡國後自己開的飯莊,至今沿用御膳餐單和食譜。

看過很多資料,我只要試他們的宮廷糕點,小菜大菜不對胃口,不要吃。

下船上岸,「仿膳飯莊」卻因午膳時間已過,關門休息了。好心碎!!

可是神的安排又是出乎意料的好——


我不死心走到門前探看,一位宮女打扮的女孩說有盒裝外賣的
宮廷糕點,也是今天鮮製的。

也沒問價錢就說要一盒,她捧出來一盒涼冰冰的,竟只要20塊錢。

我如獲至寶將盒子抱在胸前,像啣到好寶貝的貓兒似的跑了,

直繞過飯莊後面的假石山,一直往上爬,爬到高高的長廊上,坐在梯間,刀小心翼翼的打開盒子。




豌豆黃、小窩頭、芸豆卷、艾窩窩——一個盒子有四款最著名的糕點,而且全都是我想吃的!!

更驚人的是艾窩窩有六顆,其他三款糕點各有一打!!!

這五塊錢能吃上十二塊如此冰涼、如此著名、如此美味的糕,而且還是在古色古香的迴廊下「野餐」,真是比在飯莊裡面吃更美好。


最好的是四種糕都不會太甜,而且材料實在不會水水的。

梓傑最喜歡豌豆黃,我四樣都愛說不清楚。

糕點多得吃不完,我們繼續帶著走,留作下午茶。





離開北海公園,乘公車繞到前門區。

走進百年老字號雲集的大柵欄,看看店鋪東摸西摸。

走進同仁堂,猶記得曾與初戀男友在這兒談過話、
在那兒拍過照。六必居則已不見了。

每次與梓傑走過舊地,一個個懸空的念想就會落地、飄散、了斷。







走著走著,看見「狗不理」包子店,為著它的名號,且試它兩顆包子。

小小扁扁的一顆包子,居然要十一塊錢一隻,真是沒良心,而且不好吃。

也難怪,我們可是剛從精於製作包點的江南遊過來的。不過即使如此,這兒的包子還是不好。





一直走完了大柵欄,到了前門大街。

那種復古太著痕跡,倒像走進了電影佈景版中。

遠遠看見月盛齋,感懷起她晚清時的顯赫——我對宮廷也許依戀太深,一跟皇宮扯上關係,我禁不住就喜歡。

訝異的是,走近一看,百年老子號居然是一家極窄又十分混亂的士多房——

裡面燈也沒開,幽暗狹小的空間中擠放著三大座大型電冰箱(卻沒接電源),冰箱中塞滿了真空包裝的熟肉製品。

曾經盛極一時的「燒牛肉」
「燒羊肉」「醬牛肉」「醬羊肉」,不在醃缸中,只在方便的真空膠袋中。

無奈又仍是愛,買了一包醬牛肉。





前門大街走完,知道老舍茶館在不遠處,卻費了好一番功夫才找著了。

裝潢古典而優雅,不是大陸典型的刻意堆砌,我一進去就很喜歡了。

問了晚上喝茶看表演的價目,坐到最後排都要180元一位......猶豫了好一陣,買了。






病體開始疲勞,晚餐不能走遠了,就在茶館附設的餐館吃晚餐。

經理為我們鋪椅墊,笑說我們來得正好,所有桌子椅子、桌布椅墊都是新訂且今天才剛到的貨,是全新的設計。

餐牌有三份,茶牌是竹簡,愛不釋手。另一份專寫是茶點的,內裡幾十種小吃專為喝茶而配製,細緻分類,且詳列材料成份,我瘋狂捧讀到不願放下來。再一份才是主餐牌。

因為買了好貴的戲票,吃就不敢花得多了。也因為身體未好,不敢造次,單點清淡又平宜的。

北京的餐館有一個特點我甚為欣賞,就是再高檔的餐廳,還是有一些平民價錢的食品,

讓我們這些又想享受氣氛環境、開開眼界、長長見識,又不敢花更多的錢的小旅人們,可以走進去、坐下來,而荷包不受傷。




我們叫了打鹵麵、牛肉麵、清炒豆苗、紅糕梨絲。

紅糕就是山楂糕,北京的名點,切絲拌水梨絲和小黃瓜絲吃,十分清爽可喜。



七點半,我們上座了。

戲票放桌上,小二遞上每天新印的節目表,給我們擺茶盅、沖滾水。

戲樓讓我一下子飛到徐志摩的世界。




看戲時吃的小茶點也上來了,是佛手形狀的豆沙酥,和梅花形狀的芝麻餡綠豆餅。還有花生葵花子。

我知道茶點就只有這幾塊小糕餅,絲毫不敢貪嘴過早吃掉,小心的用手掰一小塊,又掰一小塊。

戲做到中間,小二又送來意料之外的甜湯。

說不出是什麼東西,味道像腐竹糖水卻更濃稠、更香。



看完這一串的表演,深感這360元花得太值了。戲好看、表演精湛不在話下,舊社會的氣氛是營造出來了。

一切都一絲不拘,真的好值得。




回到酒店已經夜深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伊藍 的頭像
    伊藍

    伊藍.速記浮光掠影

    伊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